很多喜欢文案短句的书友不知道断舍离读后感说说、断舍离读后感及精选语句怎么去描写,今天小编为您解答这个问题!一起来欣赏吧!
一、断舍离读后感说说
1、近些年来,随着80后开始走上社会的主舞台,这一批接受了完整教育的的年轻人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有,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日本人给这种生活方式起了一个十分雅致的名字“断舍离”。
2、脚印只能留在泥泞的路上
3、你会说人生得意须尽欢,想买就买累不累。讲真,我不累,我太享受这个感觉了,不仅换来了大空间,还省下了几个亿哈哈!而且我觉得我家每一样东西都是精品哎~而且东西少了觉得心情都好了,就和肠子做了一个排毒一样,因为我知道我的家里没有任何无用的东西。
4、人,有两面性,即社会属性与动物属性。之于社会面是在“做人”,之于动物面则多是在“做鬼”,然最可怕的是“外做人、内做鬼”之人。
5、学习欣赏物品而不去占用,学习与他人分享而不独享,学习探寻自我和生命之路,不惧旁人的异样眼光。
6、“断舍离注重的不是物品,而是空间。”为了确保空间的干净整洁,而将物品量尽可能地缩减成最适合的量。作者提出“物质轴”和“空间轴”的概念,以物质资料为基准轴的观点来进行取舍和判断和以空间为主体核心的思维方式。适度才是最好的,过量就是囤积,造成浪费。
7、断=斩断物欲,不盲目购买不需要的东西;
8、读懂了,凛然正气背后的阴谋鬼计,道貌岸然背后的寡廉鲜耻,诚心正意背后的尔虞我诈、阴险毒辣……仓颉造字时,感叹人的复杂,横竖都不像,只好让“人”字一撇一捺地上路了……人,是世界的喜剧演员——人,视自己为一切存在的目标。
9、当年用淘宝是为了省钱,没想到更费钱了……
10、坚持每日阅读,对我最直观的影响,至少在与人聊天的时候会多一点谈资,不是只是愣眼听别人说,看到有意义的事情,亦或是在知乎答题的时候也能说说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看法得到别人的认可是一件很满足的事,也让自己不再是一个一味只会刷666的人,书读的多了,也就不会迷茫了。
11、这个问题嘛!得分年龄阶段。
12、0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13、说说我是怎样扔东西的。
14、那么在国内,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这种理念呢?
15、今天主要是想分享一个我一直以来都特别想分享给大家的一本书,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它虽然是一本收纳整理房间的书,但是对我的消费观产生了非常非常大的影响。这本书的关键词是心动,麻理惠的整理方法是扔掉让你不再心动的东西,留下让你心动的东西。
16、当我们把自己的生活过的越简单时,你越会发现这个社会的诱惑实在太多。同事A:“有件大衣挺不错的,要不要去逛一逛?”同事B:“晚上去撸串去啊?”等。对于这种情况,你要勇敢的说“不”,要有自己的主见并且是很有腔调的有自己的主见。中国是一个讲人情的社会,有时候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人情逼迫着做很多违背我们本心的事情。可到头来回想,我们到底为什么生活呢?
17、村上春树曾说:当自律变成一种本能的习惯,你就会享受到它的快乐。
18、主要是以防范为主,加强防范疫情力度,让国人明白疫情传染的害处和病毒对人类带来的无法祢补的损失,做到未雨绸缪,预防为主。如果发现传染病或其它疫情,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并及时杜绝病情蔓延,做到自身保护和他人身体保护。互相关心是绝大多数人的本质与爱心!
19、一总结,发现好像每天做的事情也不多。看来还有提升的空间啊,我要加油。
20、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衣柜该怎么去断舍离呢?
二、断舍离读后感及精选语句
1、因此,在做好“断舍离”之后你会发现,我们的衣柜杂乱无章不见了、整洁有序了、空间变大了,搭配衣服的时间短了,人的心情也跟着变好了。
2、“在生活的每一天,我也仔细感受到珍惜每一个人、事、物的重要性。”
3、当生活和工作遇上《断舍离》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4、你有没有发现家里经常有一堆没有用的纸皮箱,购物袋。总觉得以后可以装东西用。可是那些东西可能很久也用不到,而放着就会对房间的摆设产生很不美观的影响。
5、第二层次就是写读书感想。如果说阅读是一种输入,那么写感想就是一种思想的输出,为了写感想而去好好读书,其中的关键是要写出发自内心的语句,这一方面是倒逼自己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也是整理自己思路的过程。奥野宣之先生还着重地把摘抄加感评论的学习方法,称之为“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听起来好像很难,毕竟只要一提笔,一般人都会觉得没什么可写,有东西可写也会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没关系,奥野先生的起点也并不怎么高,哪怕写一句“太棒啦!”天长日久,也能看到坚持的效果。
6、Balita老师知识店铺
7、你在补充说明里提到,表白了,她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你约她就出来,不约她,她也懒得理。你问:她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呢?
8、衣柜被我扔了一个,原来的地方换成了一个书桌。所有不要的家具都被我拆了,变成一块块的木板慢慢扔掉了。家具当初买的是密度板的,收废品的不要。
9、我是每天分享家居美图和装修经验的飞墨李工,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有趣实用,那就点个赞呗~现在我家里还放着好几箱的旧报纸和旧杂志(有些都潮湿、腐烂了)!老妈早想将这些"废纸"给扔了,我提议:学学外国手工达人,利用它来做个漂亮的花瓶!
10、很多人有满满一柜的衣服,可是正真到要出门的时候,总是搭配不到满意的衣服。细看了衣柜里的这些单品,不是闺蜜买了不合适送的就是自己平时贪便宜买回来的。虽然知道不适合,又不舍得扔掉,总觉得凑合着穿吧,丢了可惜了。也就会让自己经常会处在将就凑合的状态中。其实我们值得拥有更好的衣服,买自己喜欢的、合适的,让自己的自我价值得到提升,会更加的快乐和自信,不将就,人生会因为越来越有质量而变得更讲究,更幸福。
11、国际音标学的好,说出一口地道的英文不是梦(线上课开启)
12、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减少不必要的购买。
13、断舍离,让自己的生活减少一点负担。
14、这样将爸爸宝贝的报纸、杂志利用另一种更有价值的方式给保留下来,也不用被老妈狠心扔掉了,两人都同意这样做了。可是报纸、杂志该如何变为花瓶呢?一般的花瓶多为陶瓷或是塑料制成的,在市场上就能买到成品,像这样:
15、扔掉一件多余物,就少一份负担
16、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很笨的人,看书、看电影第一遍总觉得领会不了意思,所以觉得有意思的书,我会选择看第二遍、第三遍。
17、人,是能思想的存在物,其思想决定人的身体行为,决定人的百态人生。
18、16年搬了新家,在电梯里碰到了邻居,我说你搬过来花了多少钱?他说:“没花钱啊!我就一个皮箱!自己拎着就来了!”我心想:男人啊!就是糙!老娘花盆就搬了三四趟啊!!!没想到后来这竟成为了我的人生目标。
19、世界上没有人能有好运
20、断舍离还有一大法就是你每增添一样新东西就要扔掉一件旧的,这样家里物品总数不会改变。这个我持保留意见,但是我认可在添置的时候保持理性态度。
三、断舍离感悟人生说说
1、扔掉一件无用物,就多一点空间
2、理解你不是别人的责任
3、“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概念,衍生于家居管理理论。理论认为,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整理收纳,都是在物品数量不减少的基础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空间、劳力、精力来整理。而“断舍离”是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选择,对需求进行简化取舍,从而为人们省出时间、空间和精力。
4、人,可分四种——人物、人才、人手、人渣。人物改变别人的命运,人才决定自己的命运,人手被别人改变命运,人渣图财害命、难免死于非命。
5、其实最开始,我只是单纯欣赏这种享受纯粹生活空间的态度,随着剧情不断掀起高潮,直到女主奶奶去世那一刻,我突然领悟到了,人,生前不管多喜欢的东西,离世都是带不走的。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能直击心灵的去领悟,可能不算很多。
6、婴儿和儿童时期的衣服,由于这个年龄段身体生长速度较快,一般不穿的衣服都是因为不合身了,经常家长们就会送给身边的亲戚朋友,让他们的小孩子继续穿。当然,土豪直接扔垃圾桶。
7、很难决定扔还是不扔
8、如果这件衣服已经让你厌烦了,
9、所以自从我断舍离以来,我不再每天想着买买买,基本都会用好手头的东西,挖掘他们最大的利用价值,享受他们长久陪伴的乐趣。每次看到我用了快五年的烤盘,我就想和她说话。
10、不给别人添乱,不麻烦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家人,看日本老人退休了还要去工作,觉得还能工作就挺开心了,身体大脑都在运动也是长寿之一要素,地铁上不需要年轻人让座位,活出了自我的极简的精致生活。
11、明明功能重复却舍不得扔
12、舍=舍弃废物,清理掉多余没用的东西;
13、断舍离,是一个心智历练的过程,是一种做减法的修行。
14、最喜欢的一句话:有舍,便有得。
15、人,是感情动物,有感有情。感,只是一望而知的外在表征;情,才是根本的,情怀、情愫、情趣、情致、情味、情意等等内在的素质决定人的品位。
16、断舍离困难户,可以从第一个物品开始,每天清理几件,每天花几分钟来清理,先夸出这一步,慢慢地就会养成习惯,看到一个博主,规定自己每天都要扔跟今天日期相同数量的物品,扔到最后竟然上瘾到有包装的都把包装拆掉继续扔。
17、少了抑郁,多了快乐;
18、人生有四季,你错过的只是一个春天
19、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活得精彩,让自己内心简单、纯粹一些,不妨看看《断舍离》这本书,它可以令你生活趋向极简,来获得内心本真的快乐和自由。
20、断舍离,不是教导你怎么活,因为也没有人能教导你怎么活,只有自己最想清楚自己。断舍离,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
四、断舍离读后感心得一句话
1、我有四把吉他,一把是朋友送的,邻居想要就送她了;还有一把是200元多买的,在网上80元卖了;还有一把500元多买的,在网上200元卖了;还有一把2800元多买的,实在太喜欢,就留下了。那把2800元的吉他是我给自己考过一级建造师的奖励,质量相当不错,音色也很好,每当夏天的晚上,我都会在自家的露台上弹几曲,很享受那种感觉。乐器家里除了吉他外,就只有一台钢琴了。钢琴是我从小的梦想,肯定不会扔,况且还是那么贵买的……为了不浪费,我会坚持弹下去的。
2、小屁孩日记(第三期线上开课)
3、下面说说断舍离带给我的好处:省钱。自从断舍离后,我买东西前都会先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吗?适合我吗?比如甜品,我会告诉自己,这东西又花钱又长胖,你确定要买吗?当我发现根本没必要买的时候,我会放弃。当然,我当时心里会不高兴,毕竟购物欲没被满足。但第二天我就会很高兴自己当时的决定:耶,又省钱、又没长胖,开心!比如衣服,如果第一眼没有看上,绝对不会再多看。如果是我第一眼就看上的,我会想,适合我吗?我有没有同款的衣服?上次某品牌搞活动,我在店里试了6件衣服,最后决定买3件,结果人家不能刷手机(我故意出门不带钱),当时失望而去。第二天醒来开心的笑,哈哈,又省了400块!经过几年的断舍离,我的存款已经可以在三线小城买套80平小二房的首付了。
4、2020年是特别不一样的一年,感觉这一年里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事,乃至整个全球都发生着难以预料的变化,不知不觉2021年元旦就要到来了,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选择拜读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这本书,此书是2013年出版的,到2020年已第39次印刷,为何这本书如此的受欢迎?令人不禁好奇,刚读到了第一章,那种茅塞顿开的舒适感就铺面而来。
5、同时追两只兔子的人有两只手空空
6、你好,我是周小鹏,爱我们学院创始人,心理咨询师,专注解决婚恋情感心理问题。
7、当然,身为一个妙厨,除了要掌握料理的基本流程,更要掌握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窍门、小秘密。《如何有效地阅读一本书》中罗列了一共十九条小窍门,供大家一一尝试。比如建议在案头把书堆成山,建议在枕边只放经典名著,建议同时阅读三本书......诸如此类,新奇有趣。然后细细品读之后,就会觉得奥野宣多先生不愧是“阅读大师”,这些无关痛痒的小举动都是暗藏心机,不经意间就能让你的阅读效率提升一个咖位。
8、第二类:执着过往型:这类人总会收集和珍藏很多现在不用的旧物,小心翼翼地保留着以前的相册或者奖杯奖牌,以及带有过往回忆的信件、照片等小物件。他们总是缅怀于过去快乐的时光。
9、其实说服家人不如策反他,让他跟你一起扔!
10、“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人往往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心灰意冷,根本提不起精神。患抑郁症就像是被灵魂束缚的锁链,一切都有压力。这种负面情绪暗示着一个人的情绪会越来越不稳定,也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让别人厌烦,纠结,甚至绝望。”
11、担忧未来的人,这就是明显是属于杞人忧天类型的人,这些人的内心没有安全感,总想着扔了这些衣服,哪一天下雨了衣服没干就没的穿了,或者想留着,说不定后面有其他款式可以搭配,扔了到时候又要买了。所以就总是很担心,最后一类人群的比例其实占的是最高的。
12、因为审美不稳定,买了觉得不好看、不好用就转卖或者送人,不仅折腾还浪费钱。
13、2:将折叠好的小长条,以一端为中心,进行缠绕,如下图:
14、那就应该脱下衣服,不穿也没问题。
15、因此,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的浪费,清除内心的的杂念,一本《断舍离》帮我们理清生活和自己。
16、人,原有着勤劳、善良、纯朴之本性,但今已有些蜕变得冷漠、麻木,自私、堕落和对人伦事理的寡廉鲜耻,失缺了原有的优美。
17、中年时期的人们对自己的外在穿着都没那么在意了,只要干净、合身、得体一般都会穿好几年,我有一个伯伯的一套西服穿了5年以上了,每次过年回老家都是这一身。他们不穿的旧衣服一般也会好好的收起来。老年人穿衣就是比较节俭的了,在农村里有不少老年人还是喜欢缝缝补补的,我奶奶穿的袜子都是补了又补,给她买了新袜子就好好的放到柜子里也不穿。我都无语了。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人不管怎么着,肯定不会扔掉。
18、关键词:贪婪,欲望过度,爱面子
19、下面我们先来讲第1个问题,断舍离是什么?它能给我们整理衣柜带来怎样的变化?
20、有限时间与无限欲望和可能之间的巨大鸿沟,沟壑难填。
五、断舍离读后人生感悟
1、附上一些目录的摘录:
2、以下是一些精彩的摘录。俗话说,花花绿绿,人有世俗的欲望。作者的书就像一面生活的镜子,照着镜子里的自己,破除不好的思想,抛弃消极悲观,摆脱繁琐复杂的东西。希望自己能过上简单的生活,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断的练习,在未来遇到更好的自己。
3、首先我们可以做到,把家里不需要的,多余的东西统统清理掉。
4、关键词:抑郁、愤怒、嫉妒、脆弱、自卑
5、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6、读懂了,人之本能饮食男女,创造毁灭。
7、如果与父母同住就比较麻烦了,他们的观念很难改变,你说什么都是我不听,就是不能扔。他们不许你扔的东西,如果你真的觉得不会用得上,偷偷丢掉,他们年纪大了可能也想不起来。(此招有风险,后果自负。)
8、无论什么题材,也无论那些领域,只要坚持阅读,相信都会有收获。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阅读则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阅读可以使人心情平静,除却浮躁与烦恼。重要的是,通过大量阅读,能够使人的思维变得更加敏锐,为人处世变得更加冷静沉稳。这是其三。
9、小小发明家,开启你的原版书之旅
10、扔完了以后还是觉得房间好乱
11、舍掉至今都不使用的东西,与物质告别,就是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12、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13、就是在短时间内不给孩子回应,让孩子懂得等待,并且是有耐心的等待。当孩子出现哭、闹等这些“示威”行为时,家长可以从一个较短时间内的“不回应”做起,狠心坚持尝试,比较大的通病都是因为心疼孩子马上就“无条件投降了”。然后从一开始的半分钟不回应,慢慢增加不回应的时间,当做到3分钟不回应时,再增加不回应的时间。
14、放下身体提升社会地位
15、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几乎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拥有更多的财富:一套房子不够,得有好几套才安心;拥有一辆车子也是不够的,去不同的场合见不同的人得要开不同的车,穿不一样的衣服,背不一样的包包……我们什么时候才会满足呢?好像什么时候都没有真正满足过。
16、少时常常听到奶奶说“先苦后甜”更能体验到幸福的感觉。如今而立之年的我依旧不懂“先吃苦,后享受”或者说更偏爱于先享受,再去考虑解决后果。所以大部分人感觉到是懊悔、是纠结、是不甘愿、是品尝苦头后对生活的不满足。
17、最近家里都在搞大扫除,才发现老爸才是真正意义上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的人,而老妈是那种自己的很多东西舍不得扔,却总是扔很多别人的东西,小姨是那种购物很多,不会打理,东西多而乱,爷爷奶奶更是觉得什么都要留着,当古董留着的那种,这样看来我反而是第一个有点开始想通的人。
18、从必要,合适,愉快这三点开始断舍离。
19、而我虽然想慢慢收拾家里的物品,一方面不曾时刻叮嘱自己断舍离,另一方面扔弃物品总要与父母做一次斗争。卖个冰箱50元,老爸觉得这个东西卖的太便宜了,还能用呢!完全无视这个冰箱杵在客厅入口处有多难看。卖个电脑也要念念叨叨,还能用的电脑啊,当初三四千买的,卖出去三四百多不划算啊。
20、比如说:大多数女人在买口红的时候,注重的不是实用性,而是多样性。商家在直播里尽情地说说说,她们就在屏幕前放肆地买买买。尽管买回来之后,真正能够用到的,可能只是其中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