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起网名
菜单
个性网名 伤感网名 情侣网名 女生网名 qq网名 微信网名 男生网名

拿破仑关于理想的名言【文案短句100句】

来源:心情说说 发布时间:2023-07-06 10:07:58 点击:59次
起网名 > 心情说说 > > 拿破仑关于理想的名言【文案短句100句】

很多喜欢文案短句的书友不知道苏格拉底理想国名言、拿破仑关于理想的名言怎么去描写,今天小编为您解答这个问题!一起来欣赏吧!

一、苏格拉底理想国名言

1、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名言有:

2、苏格拉底其实有更多的哲学名言。甚至有人说上述德尔斐神庙里的三句神谕也是苏格拉底本人所言说。不管怎么说,当我们纪念苏格拉底诞辰2490年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感谢他所开创的人生哲学,也应感谢他的思想衍生品——苏氏语言哲学。在此,请允许我借用并改动何勇博士新作《第二心灵》一书里的一句话作为我此次苏格拉底朝圣之旅的结束语:学得哲学,就等于获得了“第二心灵”。

3、不懂得工作真义的人,视工作为苦役。——苏格拉底

4、苏格拉底不喜欢写枯燥的哲学论文,也不给他的学生讲授知识的本质。他选择了一种更有趣的方式来探究人生的难题。他常在雅典熙熙攘攘的露天市场逛上一整天,问人们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人——不管是男女老少、权贵乃至妓女——能逃脱于苏格拉底的戏谑式盘问。苏格拉底用他尖刻的机智和牢不可破的逻辑迫使他的受害者掉进其智慧的陷阱。受害者们越自负和越自命不凡,苏格拉底就越高兴。如今,这种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方法”。当一些被拖曳进苏格拉底式大洗牌的人气恼地走开时,其他人则被改变了。当时有位年轻诗人目睹了苏格拉底的市集奇观后,回家便烧掉了他所有的戏剧和诗歌。那个孩子便是日后的哲学家柏拉图。

5、快乐的秘密并不在于寻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于培养清心寡欲的能力。

6、(5)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64页。

7、同为学生,柏拉图将自己的恩师“藏”了起来,自始自终苏格拉底都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出场的。作为智者,他也仅仅能够说服人们服从自己的真理,而不能独断。甚至在第一卷的结尾苏格拉底都没有就其讨论的问题给出答案。而孔子的弟子们热衷于将孔子塑造出一位“万世师表”的形象。

8、到了现代西方,专门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数量急剧增加,但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只是把哲学研究当作众多职业中的一种,而从事这种职业也只是在谋生过程中服从社会的分工,而不与自己的内在人格发生必然的联系。这样,苏格拉底式的质问虽然作为这种学术本身的要求被继承了下来,但质问的对象主要已不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人,而是业内的同行。除了从事哲学这个行业的人,很少有人知道哲学专家们在关心讨论些什么问题。应该说,大多数哲学教授们并没有觉得自己要扮演“牛虻”的角色,也没有多少人期待他们扮演这样的角色。当哲学的学术化变成过度的技术化时,它的直接的文化批判功能就基本丧失了。

9、本文为郑召利教授在君和堂「大师读书会」系列讲座的演讲《回忆苏格拉底》内容节录(第一部分)。

10、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萨特福柯之流确实与实证主义哲学思潮不共戴天,但他们却是苏格拉底批判精神的真正继承者。先不说他们的思想对流行价值观念的颠覆作用如何比“牛虻”有过之而无不及,就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实践他们的哲学这一点而言,他们也无愧于当代苏格拉底的称号。萨特终生未婚却身边美女如云,还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福科以非凡的笔触写下了《性史》,他由于寻求同性恋性行为的终极体验而死于爱滋。这些事情似乎互不相干,但在这里我们却看到了同一个道理:以自己的原创思想为自己生活的最后依据的人,不可能将同代人偶然接受的流行价值观念视作神圣,也不会承认任何思想领域之外的权威。

11、《礼记·大学》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句话流传至后世,便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生指南”。实际上,这句话讲的不正是从“个人”到“社会”的个人价值观如何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么?每一位哲人的思想的成长,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先让属于自己的哲理从自己的观察转化为指导社会的实践方法,再由指导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折返纠正自己的观察,循环反复,才能日渐成熟。因此,一个哲人的思想必然有关乎个人与关乎社会的两部分,他的行为亦如是,而连接这两部分的,便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寻道之旅。苏格拉底,莫不如是么?

12、人身前有一个袋子装着自己的优点,身后有一个袋子装着自己的缺点,所以人一般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却很少转回头去瞧瞧自己的缺点.伊索寓言

13、雅典学院前的苏格拉底塑像

14、患难及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

15、可能这是因为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吧。

16、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17、公元一世纪罗马雕塑“苏格拉底”,现藏法国卢浮宫

18、格黎东和苏格拉底是多年的老朋友,他有时也去广场听苏格拉底讲学,与苏格拉底也是“师友间”的情谊。作为雅典的巨富,他在苏格拉底受审时及苏格拉底被投入狱中后不止次表示愿意出钱为苏格拉底免除一死。但是苏格拉底执意不领情,舍生取义,为维护雅典民主制度所制定的法律献身、殉道。苏格拉底认为交纳赎金以求免于一死,实际上是承认自己有罪,这是苟且偷生。而不承认有罪,甘愿接受法律的裁决虽然被处死了,但大义凛然,作为哲人,是最崇高的殉道表现。

19、我们只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做坏事。苏格拉底有一个观点:一个人不会知道是错的,而再去做错事,即「无人有意为恶」。

20、这幅作于1821年的绘画描写苏格拉底(右)在教诲阿尔基比阿德斯。他的这位得意门生后来成为雅典的政治家

二、拿破仑关于理想的名言

1、“理想主义”的吊诡

2、第一卷开篇是一段对于苏格拉底的日常对话的描写。区别于后文的对“正义”的纯理性对话(在那种对话中,我认为对苏格拉底的个人形象已经隐藏起来),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些苏格拉底的个人特征。

3、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4、“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苏格拉底

5、在有关个人的哲学上,苏格拉底的根本观点是自制。关于自制的最直接的反应便是苏格拉底对欲望的看法,在食欲上,他用食物也以自己能够愉快地欣赏的量为限(1);在性欲上,他认为那些不能坚决控制色欲的人应该把这一类欲望的满足只限于在身体迫切需要的情况下心灵予以同意,而且这种需要也不致引起损害的时候(2);在金钱方面,苏格拉底讲学时也不收取酬金,只为能在讲学时保证自己拥有“不向不喜欢的人讲学”的自由......苏格拉底对欲望的看法,总结起来就是“可以满足,但不可放纵”。愈是能够欣赏食物的人就愈不需要调味品,愈是能够欣赏饮料的人就愈不忙于寻求他所没有的饮料苏格拉底的自制,首先就是克制欲望,而克制欲望的目的,首先在于更好地满足欲望。

6、理想国就是柏拉图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国家制度学说,大体的图景是:整个国家的规模以站在城中最高的地方能够将全国的情况都看得一清二楚,国家的百姓都互相认识为最好。至于国家为什么会产生?柏拉图认为:“国家是起源于人类的需要。”正因为有了人类的需要,国家才得以建立,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最为迫切的需要是维持生命的食物,所以人类的首要的需要就是粮食,其次的需要是房子,再其次的需要是衣服之类的必需品,而因为有了这些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农夫、工匠、泥水匠、木匠、铁匠、织工、鞋匠等各种不同行业的人员,但是柏拉图认为人类应该分工合作,因为每个人的天赋都不同,而且“人不可能同时做许多事情都获得成功”。

7、从自制切入,我们便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对理性的态度,并进而了解苏格拉底对欲望的态度、对法律的态度和对神灵的态度。而且,要发展理性便要思考,于是了解了苏格拉底对理性的态度后,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苏格拉底对思考的态度,并能理解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8、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9、他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

10、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11、我是大约二十多年前在不到30岁的时候由于痴迷于董乐山先生的作品而无意当中走进苏格拉底的世界的。董乐山先生亲自操刀翻译的美国著名记者斯东(I.F.Stone)的《苏格拉底的审判》(TheTrialofSocrates)深深地打动了我。彼时年轻的我阅读此书的初衷是想从该书中一窥苏格拉底的辩论技巧。上大学时的八十年代是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时代,那时十分流行演讲与辩论,包括英文的演讲与辩论。从此以后,凡是能够提高演讲和辩论技巧的书籍都会搜归囊中,董先生的这本书自然也不例外。当然,除了苏格拉底的演讲技巧之外,最让我困惑的是,苏格拉底为何慷慨赴死?

12、《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

13、(摘要)《回忆苏格拉底》是色诺芬为苏格拉底作的一本小传记。色诺芬从反驳对苏格拉底的指控开始,慢慢地向读者呈现出苏格拉底的言行、为人。敬神守法、自制谦虚、贡献社会......苏格拉底的形象随着色诺芬回忆起的每句话、每一个行为而逐渐丰满,那位两千多年前的哲人似乎又回到了我们眼前,笑眯眯地对着我们年轻人说:“不如我们来讨论一下吧。”苏格拉底是怎样的?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人之一是怎么样的?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回答。笔者在本篇读书报告中,将以书中内容为基础,按从“个人”到“社会”的模式去勾勒出苏格拉底的形象,以此回答笔者对自己的提问,哲人是什么样的?

14、(5)有理智的教育和培养能带来益处,而失去理智将带来危害。

15、◆认识你自己(knowyourself)◆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美是难的◆德性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无知即罪恶◆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如做快乐的猪。◆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男人活着全靠健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16、首先苏格拉底认为强者在对民众的通知中将会犯错误,从而损害强者自身的利益,而这之与他关于正义的定义相违背。这在色拉叙马霍斯都对“强者”的进一步严格定义之后被驳回,因为严格意义上的强者是不会犯错的。紧接着,色拉叙马霍斯说出了一个经典的隐喻——牧羊人与羊,既然正义的人一心一意为公众服务,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正义必将为强者的利益服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公正。不正义的人不择手段搜刮民众,为自己谋取私利,在这个意义上,色拉叙马霍斯将正义从天空中拉回了地面,因为此时的正义开始为一个世俗的概念——利益服务。正义的人被描述成为不精于算计,而不正义的人恰恰于此相反。不正义的人自然不是强者,因此正义也就只能为正义者服务。

17、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18、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苏格拉底

19、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20、(3)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三、苏格拉底关于理想

1、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苏格拉底

2、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3、什么时候思考这些事情呢?平时我们是不会思考的,思考这种重大问题的时候,就是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了大问题。所以哲学就是思考大问题。

4、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他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专心致志做学问。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远近闻名的人物,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的。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5、如果说语言能够对我的阅读产生阻滞,那么《理想国》里的类比逻辑则让我感到有些困惑。阅读伊始,在我浅薄的认知中,苏格拉底的有些类比推理是不能成立的。例如,我觉得“一个正义的人善于管钱”是无法与“一个医生善于治病”相类比的。正义的人并没有形成方法论意义上的“擅长管钱”,人们将钱放心交给他保管,也仅仅是不用考虑监守自盗的风险,这就不能推出“”一个正义的人,极善于管钱,同时也就意味着极善于偷钱的结论。有比如将“马受伤了,马变坏了”与“人受伤了,人变坏了”相类比。我觉得哪怕人受伤了,他仍然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当然,随着阅读的加深,我逐渐了解并适应了苏格拉底的一些逻辑。但阻滞感依然是我对这本书逻辑的第一感受。这往往使得我不禁对某句话进行额外的思考。

6、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7、什么时候遇到大问题呢?傅佩荣先生曾经说过有三类问题:重大灾害,重大的疾病,再就是死亡。遇到这些重大问题,我们就开始思考哲学问题了。

8、德尔斐神庙阿波罗神殿遗址

9、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10、色拉叙马霍斯急不可耐地和苏格拉底展开了讨论,因为他似乎找到了无懈可击地对正义的解释——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他一下子将正义带到了城邦中,带到了政治里。这在今天似乎是人们心照不宣的一种潜台词。苏格拉底是如何驯服这头野兽的?

11、做人,首先要认识你自己,而做事一定要把握住尺度。这个尺度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就是指如何节制自己。那个时代的思想,在伦理规则当中就是"守中道",跟中国讲"中庸"一样。

12、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苏格拉底

13、柏拉图自己后来也看到这样一个头等好的“理想国”不能实现,就用《法律篇》来描述“二等好的”国家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理想国”的理想。

14、苏格拉底承认自己的无知。大家通过讨论,形成对问题比较全面的理解。不过像苏格拉底也挺烦的,为啥?他较真。他的邻居说:“苏格拉底,我们怎么能忍受你这样去死,这么不公正的审判让你死了?”苏格拉底说:“难道公正的审判让我死就可以,不公正的审判让我死,你就觉得挺悲哀的?”

15、(8)快乐的秘密并不在于寻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于培养清心寡欲的能力。

16、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17、我认为闲暇是所有财富中最美好的财富。

18、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19、有理智的教育和培养能带来益处,而失去理智将带来危害。

20、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个人知道这件事是对的,但未必去做。所以说,在做人的问题上,要讲真善一体,可实现真善一体是不容易的。

四、柏拉图理想国名言

1、作者: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一前347年)

2、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3、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苏格拉底

4、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5、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6、脱离了认识自己这个话题,你去认识自然、认识宇宙是说不清楚的。苏格拉底认为,你与其去认识城邦外面的树木,不如关心城邦里头的人。他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的。他研究什么?研究人事、伦理的问题,前面我们说的那些,什么叫虔诚,什么叫正义,什么叫勇敢,这些都是德性的问题。

7、苏格拉底是雅典一个奇怪的人物。作为一名智者,他不追求金钱、权力或名誉,宁愿作一个街头哲学家生活在赤贫之中。如果你相信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对他外貌的描述,那苏格拉底便是个其貌不扬的老家伙。

8、骄傲是无知的产物。

9、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

10、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都在学习,但学习状况不一样。前期,你都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不断地学习已有的知识。进入到了研究生,就看到了知识的界限,就要去解决一个领域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11、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苏格拉底

12、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13、(2)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26页。

14、认识自己就是认识自己的心灵内在原则,内在原则就是认识自己的德性。「德性」在古希腊的语境当中,就指的是品性、特性,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规定性。我们认识事物首先认识什么呢?首先认识事物的区别。能够把握住事物的界限,就说明你在认知水平上提高了。

15、现在该让我们看看十八世纪生活在哥尼斯堡的那位最著名的小矮人伊曼努尔·康德了。在康德看来,“天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中值得关注的东西的全部。在普鲁士某贵族的庇护下,康德曾经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如鱼得水,大出风头。但康德不久就疏离了那种夸张的生活方式,隐退到他内在心灵的先验世界里继续他的伟大历险,建造他批判哲学的宏伟殿堂。康德式的批判精神,与苏格拉底的牛虻精神虽然不属同一层面的东西,但在对待流俗偏见的态度上,却是一脉相承的。苏格拉底的批判对象是分立的价值偏见,康德要进行批判考察的却是整个人类经验和人类知识体系的先决条件。康德的道德形上学,则是对所有可能的道德判断的理性基础的挖掘和奠定。

16、玻勒马霍斯提出了“正义就是扶友损敌“的观点,对朋友应该友善,对敌人应该狠毒。苏格拉底通过一系列技术的例子类比正义,认为真正正义的人应该是不会做出”损“这个行为的。既然正义如同航海术等技艺一样对于其对象有一种特殊且恒定的作用,那么”敌友“这样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否能够符合绝对的正义?“敌友”仅仅只是不同主体在自身立场上做出的形势分析,那么对不同个体而言是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正义的。因此,扶友损敌看似公允,其实仅仅只是符合大众心理的一种“同态复仇论”。

17、“人应当坚持正义”,明确表达了文章的观点,这也正是苏格拉底不听格黎东的劝告执意赴死的原因。“应当”是“必须”的意思,突出了“坚持正义”对“人”的重要意义。

18、初读《理想国》,很容易被它里面纷繁的逻辑绕晕,特别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符合当下阅读习惯的表述。人物很喜欢用双重否定表达肯定,并且不时地用那种夸张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好人是正义的,是不干不正义事的。”尽管能够读懂,但也难免在阅读体验上产生一些阻滞。这恐怕是译制体书籍难以逃脱的窠臼,因为我们毕竟阅读的是数千年前的西方哲人的著作。当然,适应了他的语言风格之后,又会感叹于他们语言的严谨,很大程度上区别了中国古代宏大却难免晦涩模糊的微言大义。

19、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20、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苏格拉底

五、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名言

1、但笔者不禁思考,这种平等观又是否会会导致另一种困境?即正义的人的能使人变坏,那么不正义者如果存在,必然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正义者即使想要战胜坏人却不能。在大的历史尺度下,这必然会导致一个种族道德的滑坡。所以我认为。苏格拉底对“敌我”的真正超越还在于,他试图讲出“敌我”之中包含的那种“斗争逻辑对于思考正义都是不恰当的,正义的反面不是具体的”不正义“,而是”正义“的缺失,人们可以通过教育是然们变得正义(当然,仅限于有正义天分的人们)。

2、但现在似乎倒过来了,我们先给孩子灌输那些他不懂的东西。这个勇敢就不好说了,节制就更谈不上。我们是以最大的限度,放纵我们自己后代的欲望,而不是培养他们的节约。

3、B试题分析:A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C柏拉图提出“理想国”;D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最高级的动物”创造了严密的逻辑论证体系,故选B。

4、在《理想国》中,色拉叙马霍斯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苏格拉底)说的“正义是智慧”这个说法没错,那么正义是需要的。如果我的说法没错,那么不正义是需要的。这句话或许从几千年前观照至今。

5、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苏格拉底

6、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认识,即它已存在;信心,即运用它。——苏格拉底

7、苏格拉底生在动荡的时代。他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神圣使命,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等等。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蚀青年等罪名,并被判处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拼命劝他逃走,并买通了狱卒,制订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这篇短文就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在狱中与格黎东会面,两人关于苏格拉底应不应该越狱的探讨。最后70岁的苏格拉底饮下毒酒而死。

8、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9、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苏格拉底

10、雅典卫城(AcropolisofAthens)

11、想起来,我还欠某人一只雄鸡未还。——苏格拉底

12、在这样的学院化、技术化的常规中,真正强有力的哲学思想就要以例外的方式显现自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逻辑实证主义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爆破性批判力让人震聋发聩,随它而来的却是使哲学迅速失去社会批判能力的深度专业化和技术化过程。实际上,由于逻辑实证主义者将一切有关伦理价值问题的讨论宣布为毫无意义,一切对流行价值观念的批判在他们看来也毫无意义。于是,在他们那里,苏格拉底式的批判精神被科学主义所代替。他们在批判传统形上学的同时却把哲学的价值反思功能一概抛弃,成为哲学的文化批判精神的最大扼杀者。所以,像萨特、福科这样的具有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现实影响力的哲学探险家,就被以逻辑实证主义为旗帜的哲学专门家们目为哲学学术的大敌。

13、heunexaminedlifeisnotworthliving.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14、他坚信,只有了解了这些的人,才是真正正直善良的。而如果一个时代好坏不分、善恶不分,这个时代一定是有问题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涌现出那么多思想家?那个时代也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15、(3)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36页。

16、(1)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24页。

17、苏格拉底的启发:学哲学就是学人生智慧

18、但色拉叙马霍斯没有想到的是,为强者谋利益的并非正义,而只是某种不易察觉的“赚钱术”,在这个意义上,这是每个有技艺都具备的一种技能。而正义者“物伤其类“,只愿意打败不同于自身的,不正义者却贪得无厌,妄图超越一切·,这被证明是愚蠢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义者因为其”憨厚“而显得精明,不正义者因为其”过于精明“而显得愚蠢。而真正的正义也从来不是为了维护强者的利益,它作用于它所管理的整个对象。非正义从本质上是无法长存的,因为其本质预示着最后必将走向崩坏。

19、对诂体是艺术、政治、哲学和科学著作中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的著作采用两个或多个角色对话的形式。对话体是一种持殊的体裁,原则上区别于其他体裁的作品中用以表现人物性格和作为艺术语言手段的那种对话。对话体著作通常设置尖锐冲突,对话方发表各自的见解,而最终则表露出作者关于论争的倾向以及争论者的生动形象。这种体甚至可以使那些并不属于文学艺术领域的、关于科学和哲学问题的对话也具有异常鲜明的情趣及出色的艺术性。

20、"守中道"是什么?就是要节制自己,要律己,这点真是不容易。比如在生活当中要简朴,不要浪费。像我们看大学食堂里,学生拿着餐盘倒的都是米饭、菜,都没吃几口就倒了,真是让人看着有一点不舒服,尤其是我们60年代的、经历过大饥荒的人,看着特别不舒服。

上一篇:累的图片疲惫朋友圈说说【文案短句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心情说说

心情说说相关栏目

推荐心情说说

  • 因为一件事看透一个人的说说【文案短句100句】
  • 发朋友圈春天花开的句子【文案短句100句】
  • 春节拍照朋友圈说说【文案短句100句】
  • 春天好句子发朋友圈【文案短句100句】
  • 快疯了的搞笑说说【文案短句100句】
  • 发疯的搞笑说说【文案短句100句】
  • 我要疯了的说说【文案短句100句】
  • 说自己要疯了的说说【文案短句100句】
  • 最新心情说说

  • 拿破仑关于理想的名言【文案短句100句】
  • 累的图片疲惫朋友圈说说【文案短句100句】
  • 人心不能用钱试,一试全剧终【文案短句100句】
  • 端午节送给老师的祝福图片【文案短句100句】
  • 在本该拼搏的年纪却选择了安逸【文案短句100句】
  • 适合太阳升起发的朋友圈【文案短句100句】
  • 发自拍照配点逗比句子简短【文案短句100句】
  • 小满祝福语美篇【文案短句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