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喜欢文案短句的书友不知道超前夸张的句子示例、超前夸张的句子示例及出处怎么去描写,今天小编为您解答这个问题!一起来欣赏吧!
一、超前夸张的句子示例
1、说说哪些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是哪种夸张?
2、(示例)“哈哈哈哈”一阵大笑,打断了沈百万的话。老宫用他那洪亮的声音,讽刺地说:“谢谢你,我的好心的沈老太爷。我们很知你的恩,很感你的德。而且对你的这份‘恩德’,我们是定要报的,你放心就是了。”(峻青《海啸》)
3、“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暗喻)(本体:潮声。喻体:鼾声。)
4、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反语≠讽刺)
5、幻灯出示并讲解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
6、(示例)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宏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7、我每次抬起头,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最后一课》)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9、下面是根据戴望舒的现代诗《雨巷》拟写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10、例子: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11、(示例)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头的一大段,一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同时也反映鲁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漠,有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12、④通过颠覆既定习惯,产生幽默感。
13、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14、④句中对(同一句中的上下两词语互相对偶)(示例)峰回路转、晓风残月、羽扇纶巾
15、她长得像他姐姐。(比喻是两种不同类事物的比较。)
16、起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使诗文格式整齐有序,充满语言美。
17、(提醒学生把这些词语摘抄下来)
18、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
19、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0、(提示)答题涉及多种修辞手法,“黄金三律”(修辞+内容+效果)依然一样不能少,要求答案语言更简洁更精练。
二、超前夸张的句子示例及出处
1、她一点胃口也没有,饭没入口,人就饱了。
2、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可分为"普通"类和"超前"类。
3、B.对偶、反复、排比、比喻
4、注意问题:①夸而有据,夸而有节,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就很难给人以真实感。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此句的夸张有失真实。②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如“屋里静极了,就连掉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见”,此句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③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修辞格来表现。④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如在科学性文章中就不适合运用夸张。
5、问题设置五:垃圾桶仿佛在说
6、他的声音难听极了,简直能震碎人的耳膜。
7、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8、(板书:超越事实(扩大、缩小))
9、D.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反问)
10、(1)侧重不同:反复强调语气,加强情感;排比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
11、(1)学生分三组分别读不同译者的语言。
12、(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13、班里静的,连针掉都能听见。
14、(示例)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而是认得上乘法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阿不都热西提《女拖拉机手》)
15、例子: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6、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17、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18、晚霞,你在天边站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流云肆意涂抹,似璀璨的海市蜃楼,也似神奇的巨幅画作。
19、? (6)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20、原句: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三、超前夸张句子大全
1、①表达作者的感情色彩。
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3、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两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
4、③造成气势,增强表现力。
5、(1)到了开花的季节,一条条街道都成了彩色的长河。
6、①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
7、张友松:句子浅显易懂,描写生动细腻,喜欢用长句;
8、C.借代、夸张、拟人、比喻
9、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是桃儿、杏儿、梨儿。
10、(命题特点分析)本题要求分析比喻的相似性,考生需明确比喻的特点——不同类的事物在某个点上具有相似性。选取的比喻具有多点相似性,需要考生细致分解:首先是整体形状的相似性,其次是具体特性的相似性。此题可考查形象鉴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从而使考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
11、他家穷得快揭不开锅了。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13、示例二:(对父母)那温柔慈爱的目光,那奔波劳碌的身影,那殷殷期盼的叮嘱,让我永远难忘。谢谢您!
14、(2020年新高考卷Ⅰ山东卷)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思路)比喻+比喻内容(本体和喻体解读)+效果分析(相似性表现,也就是分析效果)
15、把孩子比喻成泥猴,或用()比喻()
16、夸张:运用想象,在客观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或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主要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等。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发读者的联想。
17、甚至以下偏正短语也是比喻:
18、区别三个译者不同的语言风格
19、例子: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雷锋"是一个人的名字,在上述语境中成了一类人的名称)
20、③多句对偶(示例)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四、超前夸张句是什么意思
1、A.对偶、夸张、比喻、拟人
2、③有些文章中是不能用夸张的,比如说明文、说理文,以免歪曲事实。
3、表示想象: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4、示例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5、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所以虫声终于是足系恋念的东西。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
6、 (4)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7、五矿—江南荧光粉是国内LED知名品牌,现已研发生产出铝酸盐、硅酸盐以及氮化物等多种产品。
8、(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项,将石榴比作“小口花瓶”。B项,将篇章比作“人类思维的花朵”。C项,将长酒刺的鼻子比作“未熟的草莓”。D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句中的“仿佛”表示猜测。
9、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是常见的修辞方法。学习时我们要注意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正确辨析具体语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分析其特有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也包括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10、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11、一是明确指出修辞用法是什么(修辞名称)。
12、(示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3、这句话中的超前夸张就突出强调了麦苗长势很好,让人联想丰收的美景。
14、(分析)以传说中的酒圣“杜康”代指“酒”。以“雪”比喻“浪花”。
15、(答案)增文势:语段中既有短句的简洁,又有长句的细致,长短结合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广文义:排比有突出强调之用。由“依恋”到“情怀”,由“生活”到“发展”,层层推进,文义渐广,更能全面展示出作者及水乡人的深情期许。
16、②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17、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18、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
19、①人工成本;②人工制造;③人工打井;④人工开成的渠;⑤拖拉机来不及运,还得用人工挑;⑥抽水机坏了,暂时用人工车水
20、主要着力点:进一步熟悉常用、常考的几种修辞手法,进一步熟悉常见的命题套路,进一步强化训练提高答题规范性。得分目标:保4争
五、用超前夸张造句
1、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2、(1)体会第一层表达效果:
3、用专用名词来代指一类人、事、物。
4、操场上有一群红领巾。(用“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无法将“少先队员”比作“红领巾”。)
5、(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比拟
6、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7、☆一是要找准修辞手法,这是大方向,不能错;
8、(板书:充分发挥想象)
9、以制造该事物所用的原料、材料、工具等代替事物。
10、(2)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严格。
1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反问
12、如: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13、③正面语言难以表述强烈情绪时,以此语表达加强效果。
1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1)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
15、(分析)“东西长安街成了喧嚣的黄河”是暗喻,“长安街”和“黄河”分别是本体和喻体。“它在岁月里奔腾”是拟物,把长安街当成了动物。“它又温情脉脉地展露欢颜”是拟人,“温情脉脉”“展露欢颜”是人的情态。
16、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
17、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18、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效果分析1),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效果分析2)。(3分)评分参考:答出①给2分,答出②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②委婉含蓄,幽默俏皮。
20、①突出特征,强调重点,增强形象性。